池州清溪河及百荷公園南園底泥洗脫清淤工程成效初顯
2025-01-18 來自: 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122
日前,在池州主城區百荷公園南園和清溪河(長江南路-平天湖排澇站),11艘底泥洗脫船正緊鑼密鼓地開展作業。
“我們從2024年11月起在百荷公園南園開始施工,兩個月下來,水體透明度已由之前不足20公分提升到105公分,幾乎清澈見底,水質改善十分明顯。”項目技術負責人汪贊說。
水變清了,是因為把淤泥挖走了嗎?
汪贊表示,此次解決方式并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將淤泥一挖了之,而是標本兼治,對河湖進行底泥洗脫清淤和水體生態恢復。
位于百荷公園南園的底泥洗脫船,只見船尾連接著一個敞口箱體倒扣在水中。箱體看似貌不驚人,實則暗藏玄機。汪贊介紹,箱體內通過物理擾動產生湍流,使底泥形成粒徑梯度分布,下層粗顆粒泥沙重力沉降、原位覆蓋,上層細顆粒污染物被抽入船艙,經過絮凝沉淀后轉運壓濾,分離后的清水回流河中。簡單地說,這一過程就像淘米一樣,將含有污染物的“淘米水”排出,讓洗干凈的“米粒”重回鍋底。
現場工作人員用塑料燒杯分別從船艙進水口、出水口取出水樣。結果顯示,進水渾濁不堪,出水清澈透明,對比鮮明。在駕駛艙內,有兩個數值也非常顯眼,745.5、23.91,進水、出水濁度相差30多倍。濁度指數越高,意味水體懸浮物越多,污染越嚴重,相反,水體越清澈,水質越好。
底泥洗脫機進、出水
一直以來,傳統清淤就是把河水排干后再用機械設備進行開挖,工程量大,挖出的污泥堆在岸邊也易造成二次污染。而且,把無損害的泥沙和有益的水生動植物一并清除,如同西醫化療一樣,好細胞壞細胞全部“殺死”。
與傳統清淤相比,底泥洗脫又有何不同呢?
汪贊介紹,底泥洗脫如同“靶向治療”,底泥有機質和水體懸浮物被有效去除后,干凈的泥沙原位覆蓋在河床,可阻擋深層底泥污染物釋放,給原有沉水植物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從本質上說,就是泥、水共治,給河湖“洗澡”,讓河湖更健康!此外,底泥洗脫產生的泥量較小,約為傳統清淤的1/20,污泥經壓濾作業形成泥餅,可以作為綠化種植土使用,實現“變廢為寶”。
目前,每艘底泥洗脫船日處理水域面積約1000平方米。預計今年2月底,百荷公園南園和清溪河可完成“地毯式”洗脫,隨后還將種植水生植物,實現水質提升與生態恢復的良性循環,進一步提升河湖調蓄功能、生態功能、景觀功能,厚植池州綠色“底色”和“成色”。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SKXvCEHXtOZr_Iopawe5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