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頭版報道底泥洗脫技術助力何家溝蝶變換新
2025-02-05 來自: 安徽雷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瀏覽次數:52
2月1日,《黑龍江日報》頭版刊發《綜合整治,“重拳”出擊,何家溝蝶變換新》。文中報道了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有關部門在加強控源截污的同時,積極采用底泥洗脫技術有效削減內源污染、改善水體生境、促進生態恢復,助力何家溝返黑返臭問題整改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從黑臭水體到水清岸綠的華麗蝶變。
何家溝位于哈爾濱市城區西緣,系松花江一級支流,由東河溝、西河溝和干溝三段組成,全長32.59公里,承擔流域泄洪以及沿線生活污水、生產廢水排放功能。由于水體底泥有機質含量高,加上夏季松花江高水位頂托,大量顆粒態污染物在主干溝中下游沉積,一定程度上加速微生物快速分解,底泥嚴重厭氧、發酵,生成硫化氫、氨氣等異味氣體,致使水體黑臭。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何家溝水環境治理,省委書記許勤在2023年7月4日召開的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暨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全體會議上強調,要采取切實措施限期整改、消除黑臭、提升水質,為周邊群眾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
王永康一行考察現場
為尋找科學有效的治理方法和科學技術,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相關部門多方論證,最終選定中國市政華北設計院哈爾濱分院推薦的底泥洗脫技術方案。市政華北院哈爾濱分院聯合雷克環境、哈爾濱多相水處理公司和哈工大環境學院郭婉茜教授研究團隊赴何家溝現場勘察、取樣檢測,有針對性地研究制定治理方案。隨后,雷克環境快速調集4臺底泥洗脫設備開展洗脫,有效去除底泥有機質和水體懸浮物,著力提高水體透明度。經過不懈努力,雷克環境不僅在較短時間內消除水體黑臭,而且水體透明度由治理前不足20cm逐步提高到60cm,效果十分顯著。期間,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王永康親臨治理現場,稱贊底泥洗脫技術是河湖內源污染治理重大創新。目前,何家溝水質已連續12個月穩定達標,沿岸建成8.2公里生態景觀帶,人民群眾由昔日“繞著走”到如今“圍著轉”的生動轉變。實踐證明,何家溝案例成功攻克了高寒地區水體返黑返臭治理難題,為同類城市水環境治理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技術路徑。
底泥洗脫是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余增亮、馮慧云團隊針對底泥污染構成和釋放特點研發的原創發明技術,成功實現內源污染削減和水體生境修復的技術耦合,是諸多內源治理方式中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大幅度提高水體透明度的先鋒技術。其基本原理是二次分離,一是通過物理擾動使沉積物中膠體細顆粒與粒徑較大的無機顆粒分離,無機大顆粒原位沉降,構建穩定的泥水界面;二是通過絮凝沉淀實現污/水分離,分離后的清水回流水體,著力提高水體透明度,滿足沉水植物生長必需的光照需求和基質條件,改善水體生境,促進生態恢復。目前,該技術已在全國13個省(市)開展工程化應用,先后創造北戴河國家濕地公園、北京涼水河、日照瀉湖、深圳福田河、海口美舍河、安慶“兩湖三河”等經典案例,其中北京涼水河底泥洗脫暨生態恢復項目榮獲水利部2020年度“大禹科技獎”。
北京涼水河治理前后對比
日照瀉湖治理前后對比
安慶西小湖治理前后對比
圖一來源:http://epaper.hljnews.cn/hljrb/pc/layout/202502/01/node_01.html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mGjILz2IaAdm5Iv95KOic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