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治協會委員王焰新院士建議:加快在武漢建設“長江水科學”實驗室
2021-03-09 來自: 中國地質大學 瀏覽次數:19
長江網3月8日訊(記者劉晨瑋)“長江流域湖泊眾多,是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和十分脆弱的生態系統,創新體制機制,加快湖泊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今年兩會,全國政治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長王焰新帶去了“創新體制機制,加快長江流域湖泊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的提案。
王焰新委員介紹,近年來,湖泊面積萎縮和水質惡化的情況不容忽視。
他認為,從科技層面來說,主要是湖泊磷污染源控制不力、湖泊底泥環保疏浚工程化技術亟待完善、污染物賦存形態及其遷移轉化機制不清的問題。
為此,王焰新委員提出,以“十四五”規劃編制為契機,進一步做好長江大保護的頂層設計,提前布局,將綠色產業發展提到更高位置,構建以生態修復為核心競爭力的綠色產業體系,建立湖泊治理資金投入長效機制等建議。
王焰新委員說,“要支持綠色產業的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態環境監測、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態環境和綠色服務產業,尤其是持續發力生態環境監測技術與裝備、節能技術與裝備、大氣污染治理、水環境治理、土壤修復、固廢資源化、循環經濟等產業,出臺加快發展綠色產業的一攬子計劃、政策,不斷拓展綠色產業的‘新藍海’。”
他提到,武漢地處長江流域中游,水科學領域的人才、平臺和科研院所、高校眾多,具備承接水科學領域實驗室建設任務的基礎和條件,“長江大保護要依靠科技創新的力量。”王焰新建議,創新體制機制,整合國內外較好的創新資源,加快在武漢建設“長江水科學”實驗室可行性論證和啟動實施,為長江大保護提供科技支撐。